图为河南南阳境内发现的岩画。(资料图)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
据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翟京襄介绍,2020年以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先秦史研究会以及岩画爱好者,对南阳地区的岩画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2022年新发现多处岩画地点。
2022年7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南阳岩石文(岩画)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对岩画的年代、性质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翟京襄介绍,目前南阳已发现岩画遗迹点达上万处,遍布南阳大部分县区。按照岩画的形制结构、性质功用归纳为凹穴类,文字符号、线刻纹类,圆盘状类(日晷),祭坛类,图腾类,生殖崇拜类,石洞、石屋类,巨石堆叠类共八大类。
研究发现,南阳凹穴岩画(爻窝)主要为圆形组合和线性图案。双排凹穴组合是南阳最具特色的组合形式,最多可达双排24连穴。
目前南阳发现的岩画大都刻在花岗岩和石英砂岩上,多分布在海拔较低、视线开阔的浅山丘陵地带,周围多分布有河流。制作方法大多为直接敲凿法,少数为金属工具刻凿而成。
南阳岩画分布范围广、规模大、种类多样,属中原岩画体系。通过调查,为人类早期文字、天文历法的产生,早期人类的意识形态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南阳岩画的发现为探索中原史前文化,特别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我国成功中标沙特最大地质填图项目******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成功中标沙特最大地质填图项目,目前,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实施。 此次,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中标“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细地质填图”项目,金额约14.39亿人民币。该项目将在沙特阿拉伯地盾区60万平方千米范围内,以推进矿产勘查、寻找新的成矿地质体为目标,开展271幅1:10万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项目周期11年。 地质填图是矿产普查和勘探中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对工作地区或已发现的矿区进行系统的地质观察,测制一定比例尺的地质图,查明工作地区或已发现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矿产形成、赋存的地质条件,为进一步的找矿或勘探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