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送回巴西!美议员呼吁将博索纳罗驱逐出美国******
中新网1月10日电 综合报道,在巴西发生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强闯国家权力机构事件后,有美国议员表示,希望将目前身在美国的博索纳罗驱逐出境,送回巴西。美国民主党议员还把博索纳罗比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并指责他煽动了巴西的骚乱。
得克萨斯州民主党籍众议员华金·卡斯特罗日前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呼吁白宫和佛罗里达州地方当局考虑将“危险的”博索纳罗送回巴西。
卡斯特罗指责博索纳罗使用“特朗普剧本”来激励巴西“国内恐怖分子试图接管政府”。
“博索纳罗不应该出现在佛罗里达州,”他补充说。他认为,美国不应该成为这位在巴西煽动国内恐怖主义的人的避难所。“他应该被送回巴西。”
在2022年举行的巴西总统选举中,博索纳罗败给卢拉。同年年底,他飞往美国佛罗里达州并缺席了卢拉的就职典礼,此后他一直住在佛州奥兰多附近。
8日,数千名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强闯位于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等国家权力机构所在地,并与军警发生冲突,引发多国谴责。美国总统拜登也对攻击行为表示谴责,称全力支持“巴西的民主制度”,期待继续与现任总统卢拉进行合作。
博索纳罗一再否认与此次事件有任何牵连,坚称他只支持和平示威。
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应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当前,国内对于算法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框架都是清晰的,而分级分类精准治理的模式应当可以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在日前举办的“2022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上,谈及算法治理的现状,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表示,算法分级分类本身不是目标,而是要针对不同风险场景配备不同监管规则。
论坛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主办。其间,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个人信息安全年度报告》《平台经济反垄断观察报告》。
记者了解到,《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2022)》,梳理了国内外的多项法规,结合热点事件及应用场景呈现了算法治理现状,并发布千份算法治理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算法公开和算法治理的了解程度和基本态度,最后基于多方调查分析,给出了当前算法趋势观察以及未来治理方向建议。
报告发现,目前国内算法治理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企业的算法公开主要依靠官方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或在舆情事件发生之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半受访者承认算法让自己的使用体验更好,但仅一成受访者认为企业算法公开做得很好,逾六成的受访者称曾遭遇“大数据杀熟”;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在数据、算法方面治理政策进展显著,在平台与应用方面的政策和落地尚需加紧。”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曾毅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伦理有三个相当紧迫的问题需要被正视:首先,人工智能应当被适度使用;其次,目前人工智能服务知情同意落地艰难,被迫知情同意普遍存在;最后,目前用户数据的授权撤销在人工智能服务中存在巨大挑战,需要监管和更高层的网络服务提供方联合提出更合理的政策与解决方案。
针对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表示,从算法治理角度来说,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与之前的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思路有所不同,前者采用了一种“三位一体由的数据与技术规范。
具体来讲,由于深度合成技术的门槛较高,技术支持者也被纳入了监管范围内。比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服务,应当进行显著标识,这就将更重的责任落在了服务提供者身上。
中国社科院科技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提到,算法治理需要构建可信任的算法认知,而这需要产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产业要努力提升算法精准性、透明度,减少偏见,减少歧视;消费者则需要提高数字素养,提升算法意识,加强在人机互动中自主性、控制感和协同意识。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